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 中文名
- 八段锦
- 馆藏地点
- 浙江温州平阳
- 所属年代
- 北宋
- 汉语拼音
- bā duàn jǐn
双手托天理三焦
播报编辑
双手托天理三焦
简介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方法
作用
说明
两手托天理三焦每一个完整动作(上托、撑臂、下落)作为一个呼吸循环。吸气时腹肌收缩凹腹隆胸,意念是将丹田之气提至膻中,呼气时腹肌舒张凸腹陷胸,意念是将膻中之气沉入丹田。这样往返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可以按摩胸腹两腔脏器,增加内气。其实不论是腹式呼吸还是逆呼吸,都是气体在肺脏运动推动横膈肌上下运动。闭气的目的是将引入中上丹田的气血更加充润,通过呼气使全身气血调和顺畅。
左右开弓似射雕
播报编辑
左右开弓似射雕
简介
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箭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等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方法
左开弓: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吸),两手开弓(呼)。同时右掌向上向右向下划弧(吸),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右开弓的呼吸方法同左开弓。
作用
说明
划弧为小呼吸。小呼吸动作较小,呼吸深度较浅,呼吸节奏稍快。
调理脾胃须单举
播报编辑
调理脾胃须单举
简介
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方法
作用
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说明
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中间加插一个闭气。
五劳七伤往后瞧
播报编辑
简介
方法
作用
说明
摇头摆尾去心火
播报编辑
摇头摆尾去心火
简介
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六次。
方法
①过渡式,身体重心左移,同时两掌上托至头上方(吸),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附于膝关节上方(呼)。②身体重心稍升起(吸),身体躯干向右倾,随之俯身(闭气);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呼);头向后旋摇(吸),左摇头摆尾没有过渡式,呼吸方法同右式。
作用
说明
左右两式各为两个呼吸循环。
两手攀足固肾腰
播报编辑
简介
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顺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方法
①过渡式,两手经侧上举(吸);两臂屈肘,两掌下按胸前落于体侧(呼)。②两臂上举(吸);两臂屈肘,两掌下按经胸前(呼);两掌心旋向上,掌指顺腋下向后插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吸);上体前俯,两掌沿两腿后向下摩运经脚两侧置于脚面(呼)。
作用
说明
每做一组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需要两个呼吸循环。
攒拳怒目增力气
播报编辑
攒拳怒目增力气
简介
双手握拳,拳眼向下。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反复六次。
方法
左攒拳:两手抱拳于腰间(呼);身体重心微微提起(吸);左拳徐缓用力向前冲出(呼);左拳变掌外缠绕(吸);左掌变拳屈肘回收至腰间(呼)。
作用
说明
右攒拳的呼吸方法同左攒拳,每一次攒拳旋腕动作需要两个呼吸循环。
背后七颠百病消
播报编辑
简介
说明
作用
注释
播报编辑
正宗国术是坐式,站式与立式八段改自民国时期。
练习要点
播报编辑
八段锦是肢体动作、呼吸和意念
三者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锻炼
以肢体动作为主
初学者先把动作练好
熟练后再配合呼吸方法
能配合好呼吸
对人体脏腑、气血的调节作用会更好
即使不配合呼吸
也能强身健体
练习前最好先热身
做完后要注意收功
比如轻轻拍打头部、搓耳朵、
敲击感觉酸痛的部位等
建议每天练习两次
早上练习一遍
下午或晚上再练一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