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位置
-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 颗粒直径
- 0.4~0.7微米
- 内含酶类
- 酸性水解酶、髓过氧化物酶
- 颗粒占比
- 中性粒细胞颗粒总量10%-20%
- 发现时间
- 2012年确认酶成分
病理表现
播报编辑
- 特应性皮炎患者颗粒内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30%
- 呈现“髓鞘质样膜”结构的次级溶酶体堆积
- 2022年研究发现WASH复合体缺失导致颗粒过量释放 [4]
研究进展
播报编辑
- 斯克利普斯研究所2022年证实该颗粒杀伤效力是其他颗粒的3倍 [4]
- 南京医学院1993年首次建立电镜细胞化学检测方法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5年观测到0.6-0.7μm的颗粒融合过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