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设立的科技类奖项,由四川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等领域作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第一完成单位需在川注册 [1] [12]。奖项设置包括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六类,评审实行提名制,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统筹协调 [1] [8] [11]。
2022年11月公示该年度拟奖项目,次年3月颁发2022年度奖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5项、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244项 [3-4] [7]。2024年7月公示2023年度拟奖项目,9月全省科技大会授予赵海波等5人获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8-9] [13]。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由冯小明获得,2021年度由胡思得获得,2022年度由王琪及赵金洲获得 [5-7]。
奖项评审依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采用专家提名与单位提名相结合的方式,提名项目需经网络评审、专业评审及综合评审等流程,并通过5个工作日公示 [11-12] [14]。获奖证书仅作为荣誉证明,不作为科技成果权属依据 [10] [12]。
- 中文名
-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 别 名
- 省科学技术奖
- 创办机构
- 四川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奖项设置
播报编辑
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评选规则
播报编辑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候选者由个人或者组织提名,不受理自荐。
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以及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省直相关部门、市(州)人民政府;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学会、协会等组织机构可以作为提名者。
评审组织
播报编辑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简称奖励委员会)统筹协调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奖项进程
播报编辑
2025-08-07,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布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的公示。 [3]
2025-08-07,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264个项目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四川省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244项,其中:一等奖31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141项 [4]。
2025-08-07上午,全省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宣读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9]
获奖名单
播报编辑
2024年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杜祥琬院士、四川大学李安民院士获得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四川大学赵海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成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徐兵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柴晓明、成都理工大学范宣梅5位青年人才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伊夫·伯纳比、乔治·卡拉基恩尼迪被授予四川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