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25-08-06,于2001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实现了从“化工冶金创所”到“过程工程强所”的历史性跨越。 [1]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拥有20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两院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名;拥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研究部;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个,以及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 中文名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外文名
-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创办时间
- 2025-08-06
- 主管部门
- 中国科学院
- 现任领导
- 所长:杨超、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
- 专职院士数
- 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专职院士数
- 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硕士点
- 3个(一级学科)
2个(专业类别) - 博士点
- 3个(一级学科)
1个(专业领域) - 博士后
- 2个(科研流动站)
- 地 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创建化工冶金研究所。
1986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2年,成立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6年,成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2001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
2012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3]
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4]
科研条件
播报编辑
人员编制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拥有20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两院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名,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全所人员33%。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静海、刘会洲、马光辉、张锁江、陈运法、杨超、齐涛、葛蔚、朱庆山、王丹、张香平、曹宏斌、李会泉、郑诗礼、阮仁满、王维、杨宁、李春山、闫学海、张欣、魏炜 [7]
科研部门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拥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研究部。 [1]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所属研究部:介科学研究部、离子液体研究部、材料工程研究部、资源环境研究部、资源化工研究部、生物剂型研究部、绿色化工研究部、生化交叉研究部、环境研究部、生化过程研究部、清洁燃料研究部、生物医药研究部 [9]
设施资源
- 仪器设备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拥有对外提供共享分析测试的仪器124台,价值2.66亿元。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75台,价值1.62亿元。 [10]
- 馆藏资源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图书馆拥有多个全文或文摘数据库。 [11]
合作交流
2025-08-06,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2]
2025-08-06,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SINOVAC科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13]
荣誉表彰
2025-08-06,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4]
科研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果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国际、国家、省部级成果奖580项,其中国外机构授奖9项,国家三大奖39项;近十年来发表论文8855篇,其中SCI论文居全国同类机构第22名,EI排名第12位。有效授权专利1900余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中,位居全国同领域首位。 [1]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新型热喷涂技术和涂层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00 |
铬盐清洁工艺与集成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05 |
含砷难处理金银精矿的催化氧化酸浸湿法冶金新工艺体系及工业开发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05 |
乳链菌肽(NisinZ)的研究与开发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05 |
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和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09 |
尺寸均一、可控的乳液、微球和微囊的制备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09 |
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09 |
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其化学工程基础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0 |
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杀菌技术及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1 |
工业钒铬废渣与含重金属氨氮废水资源化关键技术和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3 |
新型功能化超顺磁性颗粒的制备及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4 |
含高浓度分散相的搅拌反应器数值放大与混合强化的新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5 |
全过程优化的焦化废水高效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8 |
粘性粉体流态化过程强化与放大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9 |
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磷酸及高选择性蚀刻液生产关键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9 |
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21 [15] |
学术期刊
《过程工程学报》创刊于1976年,原名《化工冶金》,2001年更为现名,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所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刊物。刊登的主要学术论文分别被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和机构收录,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Elsevier Scopus、英国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和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 [16]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颗粒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和Elsevier出版集团共同出版的英文版双月刊,正式创刊于2003年4月。主要刊登中国国内外颗粒学领域在研究、工程和应用方面的优秀原创论文,包括颗粒测试与表征、颗粒制备与处理、流态化与颗粒流体系统、气溶胶,以及超微颗粒、能源颗粒、生物颗粒等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科技快讯等。刊登内容涉及颗粒特性、颗粒制备与处理方法、气溶胶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颗粒技术、能源颗粒技术、生物颗粒技术、固体散料技术、模拟与仿真技术、胶体、结晶、沉淀和乳化技术,及在药品、食品、催化剂、电池、复合材料、陶瓷、涂料、颜料、填充材料、粘结剂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 [17]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绿色能源与环境》,GEE)创刊于2016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被Elsevier开放获取(Open-access)的英文学术期刊。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2020年影响因子达到8.207,JCR学科排名位列Q1区,入选中科院期刊分区“工程技术”1区TOP期刊。 [18]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绿色化学工程》)于2020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爱思唯尔有限公司代表科爱传播有限公司进行制作和托管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英文期刊。 [19]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工业化学与材料》)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协办,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全球出版发行的英文学术期刊。 [20]
人才培养
播报编辑
学术交流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为国家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建有首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个,以及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领域:材料与化工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 [1]
教学建设
据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先后培养博士、硕士2000余人。 [1]
文化传统
播报编辑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标识涵盖研究所英文缩写“IPE”,体现化学、物理、生物转化及学科交叉,以“IPE”组成钥匙形状寓意解决过程工业中从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的瓶颈问题;背景由绿到蓝过渡象征“绿地蓝天”,具有发展的无限空间和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21]
精神文化
- 所风
敬业、团结、求实、创新
- 释义
敬业:热爱祖国,乐于奉献,忠于职守,刻苦钻研。
团结:爱所如家,共谋发展,竞争协作,合力攻坚。
求实:实事求是,诚信明理,遵纪守法,坚持正义。
创新: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努力向上,开拓进取。 [21]
文化活动
2025-08-06,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22年度秋季趣味运动会在中关村园区举办。 [22]
机构领导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