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淋巴细胞
- 外文名
- lymphocyte
- 类 别
- 白细胞的一种
- 功 能
- 免疫功能
- 百分数
- (Lymph%)20-40%
- 主要类型
-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
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大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为6~9μm,圆形、类圆形。胞核类圆形或圆形。核染色质聚集,呈大块状,副染色质不明显,无核仁,胞浆极少(类似裸核),常呈淡蓝色(有时呈深蓝色)常无颗粒 [2]。
主要类型
播报编辑
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核心。根据淋巴细胞的发生来源、形态结构、表面标志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三类 [3]。T淋巴细胞随血循环到胸腺,在胸腺激素等的作用下成熟,而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当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即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再分化为致敏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其免疫功能主要是抗胞内感染、瘤细胞与异体细胞等;而B淋巴细胞是先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并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其功能是产生抗体,提呈抗原,以及分泌细胞内因子参与免疫调节;NK细胞不依赖抗原刺激而自发地发挥细胞毒效应,具有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T细胞
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骨髓来源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内分化而成的。胸腺发育成熟的T细胞转移到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在没有接触特异性抗原分子刺激前,保持相对静息状态,称初始T细胞。一旦接受相应抗原的刺激,它们便转化为代谢活跃、直径为15~20μm的大淋巴细胞,并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效应性T细胞,获得了迁移、产生细胞因子和其他效应的功能,小部分形成记忆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寿命较短,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记忆性T细胞寿命可长达数年,甚至终身,当机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转化增殖,形成大量效应性T细胞,启动更大强度的免疫应答,并使机体较长时期保持对该抗原的免疫力。由于效应性T细胞可直接杀灭靶细胞,故T细胞参与的免疫称为:细胞免疫 [3]。
T细胞是相当复杂的异质性细胞群体。按其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以下三个亚群。
③调节性T细胞:简称Tr细胞,数量较少,能够抑制免疫应答,使免疫应答的程度不至于过于强烈 [3]。
B细胞
骨髓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来源于骨髓,占血液淋巴细胞总数的5~10% [5]。在骨髓发育成熟的初始B细胞离开骨髓,迁入周围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性B细胞,即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发挥免疫功能;少量转化为记忆性B细胞储备起来,其作用和记忆性T细胞相同。B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数天至数周,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活。由于B细胞以分泌抗体这一可溶性蛋白分子进入体液循环而执行免疫功能,故B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体液免疫。 [3]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简称NK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占血液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缺乏B细胞、T细胞的分子标记特征,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和异体细胞。NK细胞形似大淋巴细胞,在细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 [3]。
临床意义
播报编辑
数量增多
②某些血液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③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数量减少
正常值参考范围
播报编辑
- 1.淋巴细胞百分数(LYMPH%):0.20~0.40(20%~40%)。
- 2.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0.8~3.5×10*9/L [4]。